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本公司為專業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與碳足跡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我們擁有在電子電器、家用電器類產品、電池類產品與機械設備類產品等認證經驗,亦熟悉各國法規要求及驗證標誌申請作業流程,與各國官方驗證單位直接配合,幫您快速取得各種驗證標誌。

碳足跡是什麼?

產品的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稱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需要有一套一致性的方法來引導與規範計算的過程。自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公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規範—PAS 2050後,國際間目前已發展與發展中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規範。

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過去幾年間,這個問題變得愈發重要。“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統計了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從資源開採、前體製造、成品製造,到成品離開公司大門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產品碳足跡使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得透明。

同時,博翔科技們採用環境、經濟和社會標準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

英國碳足跡計算準則—BSI PAS 2050
BSI PAS 2050「產品與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評估規範」為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集合碳信託(Carbon Trust)與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fra)之力發展而成,2008年版於2008年10月29日正式公布,為第一份針對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之規範,亦成為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碳足跡準則之參考文件,同時也是目前我國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最多也最常被採用的標準。目前已修訂為2011年版。

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 14067系列
ISO 14067標準由國際標準組織負責制定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列標準的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 207)下第7子委員會(SC 7)負責制定。ISO 14067的發展目的是為提供產品溫室氣體於量化與溝通方面之要求事項。
ISO產品碳足跡標準歷經多次的委員會議討論,終於定案,於2013年5月21日以 “技術規範” 方式正式公布為 ISO/TS 14067:2013。而近年在2018年8月20日又發佈了ISO 14067:2018國際標準正式取代了技術規範 ISO/TS 4067:2013。
Note: ISO/TS被歸類為ISO的技術性文件,即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術規範)的縮寫,其與「Specification(國際標準)」在本質上仍有一些差異。

碳足跡盤查認證流程:

博翔科技獲得許多機構認證標章,專業度值得信賴

而博翔科技輔導產品眾多,CNC、包裝機、塑膠機械、壓出機、滾輪機以及PCR檢測儀器,皆可以透過博翔科技的輔導,取得相關認證。

我們的六大服務

全球權威認證機構
可協助取得全球相關認證標章,讓您的產品可以出口全球各地取得當地銷售資格

擬定認證方案與組合
爭取一次測試,取得多個或多國認證;把握認證過程環節,及時反饋進度,縮短認證週期,提高效率

CB轉證服務
協助獲得處理電氣電子產品和元件的安全、電磁相容性和能效的相關認證,並可以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器產品合格測試

防爆認證專區
針對使用在礦區或潛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子設備及非電氣設備,舉例:石化業、加油站、印刷廠、塗料廠及麵粉加工業等存有易燃易爆類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場所,我們提供產品認證需求。 有此類需求請撥打分機104

協助準備各式技術文件
總裝圖、爆炸圖、電路原理圖、材料清單、標籤、說明書等;協助客戶準備測試樣品,提供預檢、預測試服務

檢測領域廣
涉及電子電器,無線通訊,醫療設備,汽車類檢測,能最大程度滿足到客戶需求

成為博翔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只是博翔科技永續的客戶,更是擁有博翔科技專業的國內外證書團隊服務。

不論是在海內外入關問題方面、買家對認證問題釋義方面以及相關各國法令的專業知識,博翔科技服務眾多不同產品類型客戶

皆能一一替您解答。博翔科技不只是為客戶解決認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客戶在取得認證之後更多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多元服務。

立即與我們聯絡:
網址:https://protect-safe.com
電話:04-23598008#106(國際轉證)
住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771號7樓

加入LINE立即諮詢

加入好友

GR7715EENG4515

在西湖邊散步,看到一位老太太,她身材依舊苗條,身穿紅色的連衣裙,和另一位身穿白色禮服的老人在跳探戈舞。交叉步、踢腿、跳躍、旋轉等舞姿依然干凈利爽,我不由得驚嘆連連,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美,我希望自己老了,也活得如此恣意。 我喜歡九十多歲的藝術家秦怡老人,只見她笑容溫婉,臉龐紅潤,一頭銀發如雪般。鏡頭下的秦怡老人,臉上沒有歲月滄桑的痕跡,眼神永遠謙和溫情,讓人感到美人永不遲暮。秦怡老人一生吃過很多苦,她說:我幸福過、快樂過,也怨恨過,我這輩子在工作和家庭上吃苦、受難很多,人家都說我心態好,人終究都有過美好生活的愿望。心態好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讓秦怡老人看上去比年輕時更有韻味。 每天早晨,看到廣場上公園里,老人們聚在一起,散步、打太極、跳舞、舞劍……只見他們神態悠閑,不再為工作發愁,不再為子女操心,一切刪繁就簡,與世無爭。老人的美是一種歷經歲月閱歷的內蘊之美,與年輕人的外在美相比,更韻味悠長。看到有的老人笑起來慈眉善目,我覺得這種美比時尚潮流更耐讀。 老人之美在于醇。老人有老人的追求,老人的愛好,老人的快樂。養養花,養養鳥,琴棋書畫,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自己覺得有趣就好。我母親晚年時喜歡種菜,喜歡繡花,于是我穿的拖鞋上,有貓有狗有牡丹,惟妙惟肖,我想母親繡花時恬淡的心情一定很美。人年輕時,由于忙于生計,總覺得來日方長,會疏忽了對陽光雨露、藍天白云大自然美的享受,忙碌的生活也忽略了對鳥獸蟲魚、春華秋實、美花麗草的關注。如今人老了,一切都回來了,返樸歸真,是老人的一種美。 老人的美,美在從容!沒有了年少時的輕狂,沒有了青壯年的浮躁,一顆靈魂歷經風雨更顯得溫厚。老年之美,美在一種慢生活,內心知足,順其自然,寄情山水,不再強求什么,街頭跳跳舞,打開電視機看看戲曲,興致來時跟著唱幾段,做點美食,送給兒女或鄰居們品嘗一番。 老年之美,美在寬厚。苗沒有樹大,樹沒有山大,山沒有海大,海卻沒有心大!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俗話說:心寬體胖。一個人心寬了,他一定會是笑容如春風一樣的人,看上去和藹可親。 長久以來,人們總以為美是年輕人的事,年老了就不要美,再化妝也美不起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觀念,人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美,正如春夏秋冬,風景各異。老年人愛美是熱愛生活的表現。 老年之美,在于形,人老了則有別樣的風采,如修竹如老梅,樸素精神內斂,穩健而從容,容得下世事的紛雜,深沉而理智,多了看透世事的從容淡定,隨遇而安。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現在喜歡詩詞的人沒有過去多。 改革開放之初,在媒體上征婚,對傳統守舊的國人來說,還是一件新鮮事。當時的征婚廣告,短短數語,除介紹自己的體貌特特征、工作單位外,為自夸自己的內在氣質,往往要加一句“愛好文學”。現在的征婚廣告已經沒有這句話了,一般都換成“有車有房”、“有一定存款”等財產性的特征。 詩詞作為文學的一種,是一種語言表達形式。 詩詞是如何產生的?通說認為,是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創造的,其雛形是勞動號子。后來,勞動號子這種形式由于受到人們的喜愛,形式不斷被豐富,內容也不斷被擴展,成為社會民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形式,尤其是內容已不限于喊勞動號子,可表現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詩和詞其實是既關聯又相別的兩種文體,但廣義的詩包括詞在內,而狹義的詩不包括詞。 最早有文字記載的詩是《詩經》,其次還有《楚辭》、《離騷》。《詩經》對北方古人影響很大,后來他們讀了南方的《楚辭》、《離騷》后才發現,原來詩可以有另外的寫作樣式。 起于南朝盛于晚唐的律詩,在中華文學史上有很高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人們在寫詩、讀詩、賞詩的過程中,發現有一類詩特別優美,讀起來抑揚頓挫,聽起來鏗鏘悅耳,給人以美的享受。唐初的文人細琢磨,發現這一類詩的字詞音韻有一定規律,凡是按這一規律排列的字詞句,讀起來聽起來都很美,于是,人們把這種規律叫格律,按照這一規律寫作的詩叫律詩。律詩的基本格律其實就只有四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這四種句型又可以按一定規律進行排列組合,產生多種演變。這種基本句型每句按一定規律加兩個字就成了七律。 明白了律詩產生的歷史,其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格律是后人對前人某一類詩的總結,所以不是寫詩的天條。符合格律的詩,叫律詩。律詩只是浩瀚詩海中的一顆明珠,不符合格律的詩,依然是詩,只是不是律詩而已。隨著社會對詩學的認識發展,有很多詩,雖然沒有嚴格按格律要求寫作,但依然被社會承認為律詩。畢竟格律的目的為了讓作品讀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沒有嚴格按格律要求寫作的詩未必就不上口不悅耳,這是社會發展應當具有的寬容。如果過分嚴苛,把握不當,就可能出現為守律而產生的病態。 按格律作詩,從一定程度上講,是對創作思維的限制。這種限制,其實是不利于文學的發展與普及的。不能為民眾接受的高大尚藝術,最終會走向消亡。律詩的這種字數不變、平仄嚴守的規則,其實早在唐末宋初就受到了挑戰,于是出現了詞。詞是對律詩每句固定字數規則的突破。突破的結果是,將四種律詩形式,演變成一千多種詞牌,極大地豐富了詩學的內涵。詞也有平仄格律,但每一句的字數可長可短,因此,詞又得了一個另外的名字叫長短句。詞最早出現在歌臺舞榭,產生于社會的最低層,后為社會精英所接受并風行朝野。詞在律詩每句字數不能變的規則上雖然有了突破,但每一句的平仄格律仍然有嚴格要求,有的甚至還要求定聲定字。到了元朝,人們把流行、優美的曲調保存下來,并按長短句的形式,不斷變換新的歌詞內容,于是,中國文學史上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元曲。據無法完全的統計,曲牌達數千種之多。 到了近現代,有學者更是批評格律是戴著鐐銬跳舞,也有學者倡導詩體大解放,不拘平仄格律。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后,新詩或叫自由詩從海外傳入,并在中華大地流行。這一類詩,其海量之巨,已經無法再仿詞牌、曲牌進行分類了。 詩是言“志”的文字載體,它是作者思想觀念的藝術反映。格律只是思想觀念的一種外在藝術形式,思想觀念本身才是作者需要展示的內容,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當然,恰當的形式更能充分說明內容,但不能本末倒置,為形式而犧牲內容。格律當守,這是前人的寶貴文化財富,后人有傳承之責。現在有學者強調,要嚴格按格律要求作律詩。但格律之守,不能僵化固守,如一成不變,必然消亡。后人應當做的是:知律不拘律。發展、創新才是最好的傳承。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18歲那年,我是黃麓師范一名二年級的學生。根據家鄉的人和事,我寫了一篇題為《聽雷》的散文,發表在南京的一家報紙上。這是我第一次投稿,第一次把手寫字變成鉛字,也是第一次收到稿費通知單。錢不多,只有5元,但對于上世紀80年代一個農村小青年,是個不小的數目。那一年,可視作我的寫作元年。 這以后,家鄉的人情風物,成了我筆下一喚即來的素材,只要稍微一凝神,故鄉的山山水水,就排著隊前來:家鄉的風,家鄉的雨,家鄉的山水人文,自然而然又一往情深地在我的筆尖下流淌,流淌出一圈一圈青綠的茶山,流淌出一道一道明凈的水田,流淌出深秋的山野,流淌出洼垴的人家。我寫過門前的竹園,竹園下會唱歌的澗灣;我寫過屋后的大山,山上的梯田,梯田上的白云;我寫過高高的山路,盤旋的孤鷹,落雪的山林;我寫過百年老屋,門前的水井,水井邊的麻柳,麻柳上的鵲巢:我寫過爺爺的斧頭,奶奶的石磨,父親的漁網,母親的蝦醬;我寫過聽話的白鵝,搗蛋的麻鴨,矮小的桃樹,只有一棵栗樹的后園……家鄉的一切,我太熟悉,閉著眼睛都能來回,可以說,但凡家鄉有的,我差不多都寫了。 臺灣作家琦君說:人,誰沒有個根呢?根就深埋在故鄉的泥土里,怎么也拔不出來。琦君人在臺灣根在大陸,更能真切地感受故鄉之于一個寫作者的意義。自古以來,那些大家們的筆,也總離不開故鄉。周作人的浙東,沈從文的湘西,蕭紅的呼蘭河,莫言的高密東北鄉…… 離家幾十年,早把他鄉作故鄉的我,一直在文字里頻頻回望。故鄉的閉塞和窮苦,故鄉的愚昧和狹隘,故鄉對我的傷害和虧欠,在我的回望中都被一一美顏了,忽略了。我一個勁地寫它炊煙的清晨,寫它落日的黃昏,寫它窗前的臘梅,寫它月下的柳影,寫它撲螢的夏,寫它蟬噪的秋,寫它清澈的山塘如眸,寫它淳樸的民風似釀。在故鄉面前,我病得不輕,無可救藥。 我38歲那年,母親離開人世。自從母親離世、父親離開,我回故鄉的路只剩兩條,一條冬至,一條清明。母親在的時候,故鄉叫“家鄉”;母親不在了,它只能算作“故鄉”了。母親是那個把我帶到故鄉的人,如今已經和故鄉的泥土融為了一體,成為故鄉的一部分。母親生我的石頭老屋還在,母親磨面的石磨還在,母親洗菜的踏埠石還在,母親曬這樣那樣的曬醬臺還在。還在的都是石頭,石頭不會說話,但石頭不生病,石頭不會死,人啊,有時真羨慕一塊石頭。如今,這些石頭和使用過它的人疊加在一起,鮮活在我的遙想中,組合成我文字里的故鄉。 48歲那年,那個在我筆下被我叫作“故鄉”的村莊,徹底地消失了。和我母親一樣,它也被深埋于地下。那一年,搞土地置換,我們村幸運地被列在項目之內。孫姓一族無不歡天喜地,拿錢搬家。我的兩個堂弟,一人開一臺挖機,先把房子一一推倒,再挖個大坑,將全村的磚石木瓦、石碾石磨、犁耙水車,統統推進坑里埋了。被掩埋的不止是村莊家園,還有一些一直在村子上空游蕩著的非物質和暗物質。那些晨昏,那些四季,那些風俗,那些氣味,那些腳印,那田中父親的吆牛聲,那村口母親的喚兒聲,那小學校廊檐下的下課鈴聲,都埋于地下,敷上一層黃土,種上麥子。我隨著那年冬天的一場薄雪進村,舉著手機,已經什么也拍不到了,要不是靠著前后大山的指點,我幾乎找不到我的老屋的舊址,那個我寫《百年小瓦》的老屋,變成兩萬七千塊錢,一個沒有溫度的數字躺在銀行發的小本子上。《且喜家山在眼前》是我另一篇寫故鄉的文章,當時覺得矯情,現在,果真只剩家山在眼前了。 從出生到現在,我在故鄉只呆了17年。17年不算長,故鄉用17年的時間培養了我的社會基因,它借鑒了山的基因,借鑒了丘陵紅壤略帶酸性的基因,這是我人生最初的符號。帶著這些符號,我一路前行,跌跌撞撞,無論讀了多少書,做了多少事,大山的笨拙和生硬都在,泥土的樸質和芬芳也在。 天黑閂門睡覺,鳥叫穿衣起床。故鄉的種種,一直活在我的文字里。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匠人,“手巧者也”,在鄉間從來不乏這類人。 有一部分匠人是“兼職”的,他們主要的身份還是農民,只在農閑時節從事某一種活計,比如磨菜刀、修雨傘、補鍋碗瓢勺、剃頭修面等,這一部分匠人流動性很大,走村串戶,但也大概只在一個鄉的范圍內流動。不過,還有一部分匠人在地位上要受人們尊敬多了,如木匠、泥瓦匠、鐵匠、石匠、篾匠、陶匠、秤匠、燈匠、裁縫匠、彈花匠等,他們多能精通一門技藝,并憑此為生,所付出的勞動或生產的產品與大眾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恰如一種鮮活的鄉下元素,他們的存在也令枯燥乏味的鄉間生活有了一絲生動。 鄉下人樸實,對匠人們很是尊重。臨到飯時,主家會招呼在自家做工的匠人入席吃飯,雖然是平日里的飯食,但彼此也要謙讓一番,對鄉下人來說,來的都是客,是不分貴賤的。有一年春末,我們莊上來了一位篾匠,我的父親便請他來我家中打制一架竹床。我們這兒生長的竹子并不是很適合做竹床,篾匠提前向我父親說明了這些,但我父親勸他說,盡本領做就行。那篾匠就在我家住下了。從砍竹,去枝葉,破竹,削平,編制,都是篾匠一個人完成。我有時放學后沒事,便手托著下巴坐在旁邊看他做活,他做得很認真,一絲不茍,那些花樣繁多的工具在他手里翻騰得像表演一樣,令人賞心悅目。閑時,他會跟我說話,他知道的可真多,什么狐神鬼怪,傳說神話,說得像廣播里評書一樣,絲絲入扣,讓人欲罷不能。他在我家吃住十余日,終于把竹床打制好了。父親付了他工錢,他便背起自己的行囊和工具朝別的村子去了。十多個年頭過去了,這架床還完好無損,每到炎夏時,就被父親搬到廊亭下面,躺上去,涼絲絲的,十分愜意。 “鱗鱗十指泥,屋上無片瓦。”舊時的泥瓦匠是荒涼凄苦的。在鄉下,蓋新房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先請風水先生插木橛,下地基,再鳴炮開工,泥瓦匠們便照著風水先生定的走向砌磚壘墻,而這一過程中是不允許泥瓦匠們出錯的,倘墻壘歪了,或出現其他的紕漏,推倒重來不說,還砸了自己的名聲。重心錘定位,一線余光定出偏正,這些技能都是經過千百次抹泥砌磚而總結得來的,墻是方方正正的,房子蓋成后是穩穩當當的,這便是資本,便能帶來名聲。 在鄉間的匠人們心中,名聲大于一切。楊鐵匠在方圓十里八鄉是出了名的,每天在他的匠鋪周圍總圍著十幾個人,他打的刀,鋒利,不卷口;他打的犁鏵,下地深,犁地輕。你要打那些不常用的東西,只要你把你的想法給他說說,或者畫個草圖,他保準能令你滿意。這就是本領,更是能耐,是別人不服不行的。 匠人們用一生的時間只專注于一件事情,也用一輩子的時間講述一個故事,那故事的背景是廣袤的鄉野,那綿遠的吆喝聲便是開場白。 >>>更多美文:美文閱讀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64tcumm3 的頭像
    g64tcumm3

    林士淳的評價推薦清單

    g64tcumm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